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中国质量报道》节目2006年金秋大展播




更新日期:2006/8/29 14:43:13

为了展示中国名牌产品,宣传中国名牌产品,培育中国名牌产品,创优竞争力产品、保护中国知名品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倡全民打假行动意识,中国最具影响力、最具权威性的广播媒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中国之声《中国质量报道》节目组在金秋时节为入选2006年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举办展播活动。通过媒体舆论导向来为中国名牌企业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中国质量报道》节目已经播出的内容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难忘的记忆——
因为这个节目,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又一个令人揪心的问题:“大头娃娃”奶粉、“米邦塔”骗局、“苏丹红”事件、注水肉、毒奶瓶、劣质餐盒、黑作坊……这让我们看到了利益对良心的扭曲有多么严重,也让我们看到了市场监管体系还多么不完善。它带给我们义愤,更带给我们思考。

  因为这个节目,我们听到了一个又一个品牌故事:东风汽车、青岛啤酒、蒙牛、西飞、开米、皓月、方太……这让我们见证了中国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进步,也让我们对中国品牌的未来充满期待。它带给我们感动,更带给我们希望。

  因为这个节目,我们解读了一个又一个新闻事件:奥克斯汽车退市风波、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李冰状告华星影院……这让我们感受到了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日益觉醒,也让我们听到了日益强大的尊严、正义和公平的声音。它带给我们力量,更带给我们信心。

因为这个节目,我们还了解到消费者、企业、行业组织以及政府主管部门之间的复杂博弈:中消协点评“霸王条款”、鲜奶标准认定之争、消费者置疑“开瓶费”、物业收费价格听证……这让我们意识到社会需要更大的公共平台,以便让利益各方能够围坐在同一张圆桌前相互沟通,寻求彼此和谐共生的利益平衡点。它带给我们理性,更带给我们共赢的追求。

本活动旨在正确引导消费者消费意识和购买倾向,推荐中国名牌产品给消费者,提高消费者消费识别能力,以实现中国名牌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故邀请中国名牌企业踊跃参加,齐心协力,在企业自身宣传的同时共同致力于中国全行业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2006年中国名牌产品
金秋大展播

节目名称:《中国质量报道》节目

节目时间:12:40-13:30(周一至周五,午间版,黄金段位)

节目简介:本节目全面反映中国质量现状,打造消费者维权平台,站在民生立场,透过民生视觉,服务民生。节目坚守“大家的节目,我们一起来办”的方针,最大限度地从听众中间寻找报道线索,与听众充分展开直播互动,成为老百姓维权的阵地。

节目特点:以新闻方式报道中国产品和服务质量;消费者投诉与维权的舆论利器;业界领袖与公众零距离接触的对话平台;企业与消费者广泛沟通的便捷渠道

展播内容:专题形式报道:电话连线采访企业老总、产品介绍、同行业资讯、维权新闻跟踪报道、品牌形象推广等。

听众构成:30岁至60岁之间有相当消费力的中青年听众。

企划说明:随着秋季即将到来,企业开始进入九、十月黄金推广期,都实施各自的品牌推广策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此时,有些企业鱼龙混杂、虚假推广、误导消费者,影响了质优产品在消费者心中信赖度,一定程度上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和品牌价值损失。为了维权名优企业和消费者,中国-之声专为名优企业设置专题节目,让企业在中国神州大地上最响亮的《中国质量报道》节目中播出,不间断地影响全国的目标消费人群,让消费者对名优企业的品牌形象、产品产生信赖,主动驱除伪劣产品,从而更有利于提升名优企业品牌知名度、忠诚度和美誉度。对于2006年中国名牌产品入选的企业来说,这是借力中国之声媒介平台推广的最佳时机。

播出形式:1、专题2、专题+硬广告

  • 专题

播出时间

专题长度

周期

费用

2006年9月1

日至10月31

日,金秋双月。

5分钟

5次

30,000元

10分钟

3次

33,000元

15分钟

2次

31,000元

20分钟

1次

20,000元

  • 专题+硬广告

播出时间

专题+硬广告

周期

费用

2006年9月1

日至10月31

日,金秋双月。

3分钟+5次/天15秒硬广告(早中晚黄金段位时间)

10天

90,000元

20天

175,000元

30天

260,000元

5分钟+5次/天15秒硬广告(早中晚黄金段位时间)

10天

110,000元

20天

210,000元

30天

320,000元



公司简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CHINA NATIONAL RADIO)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广播电台,是中国最重要的、最具有影响力的传媒之一。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前身是于1940年12月30日在中国革命圣地延安诞生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3月25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撤出延安以后,改名”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开始在北平播音,使用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呼号,1949年12月5日,正式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共办有9套节目,每天播音197个小时,全部上卫星播出。9套节目各有重点、各具特点:第一套是以新闻为主的对全国广播的普通话综合性节目;第二套经济之声是以经济、科技信息和生活服务为主的对全国广播的普通话综合性节目;第三套音乐之声是调频立体声音乐节目;第四套都市之声是面向首都的生活节目;第五套中华之声、第六套神州之声是对台湾广播节目;第七套是华夏之声广播电台,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广播;第八套民族之声是民族语言广播节目,使用蒙、藏、维、哈、朝5种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普通话播出;第九套是以评书、小说连播等语言类文艺节目为主的文艺之声。经过多次节目改革,中央台的广播节目设置、制作运行模式正逐步朝着”频率专业化、听众目标化、服务对象化”迈进。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全国各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设有39个记者站和办事处,目前已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广播机构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   

  随着事业的发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业务大楼于1998年6月开始启用,实现了广播技术模拟向数字化的转变。新业务楼内拥有一流的语言及文艺录音室、演播室和音乐厅,其中拥有800个座位的音乐厅装备了德国欧伯林格管风琴,设计标准为国内一流。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经办广播节目的同时,正逐步形成自己的广播产业,现拥有中国广播音像出版社、《中国广播报》(周报)、《中国广播》杂志(月刊)、《国际音乐交流》(月刊)、《广播歌选》等出版社及报纸、杂志等;成立了电视节目制作中心;并建立了互联网站--中国广播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互联网站于1998年8月注册开通,是中央新闻单位中最早开通互联网站的单位之一。2002年1月1日,正式更名“中国广播网”。“中国广播网”正以丰富的新闻信息资源和音频节目资源为基础,建设一个以中央台为中心、全国各地电台为依托,面向全国、面向全球的“中国广播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英文译名为CHINA NATIONAL RADIO,英文缩写为CNR。 




联系方式:
该公司其它媒体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交通广播2021年广告价格
·中央电台哈萨克语频率2020年广告价格表
·中央电台维吾尔语频率2020年广告价格表
·中央电台娱乐广播(AM747)2016年广告价格
·中央电台民族之声2020年广告价格
·中央电台藏语广播2020年广告价格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老年之声(AM1053)2013年价格表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中国质量报道》节目2006年金秋大展播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之声2021年最新广告价格
·中央电台华夏之声2018年广告价格
·中央电台中国音乐之声2021年广告价格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2021年广告价格
·中央电台中国经典音乐广播2021年广告价格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2021年广告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