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电视台二套娱乐频道2016年广告价格




更新日期:2017/11/13 22:58:09

本溪电视台二套娱乐频道2016年广告价格



公司简介:本溪市广播电视局
    本溪地区的广播电视事业,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辽宁省广播电视厅和中共本溪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艰苦创业、力求发展,现已初具规模,在本溪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主义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创办于1951年的本溪人民广播电台,在元旦正式播音,发射功率只有200瓦,频率为1243千赫,同年7月频率已改为1340千赫。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本溪的广播电视事业进入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走过了20年的辉煌历程。20年间,本溪市广播电视局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广播电视宣传工作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自觉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本溪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1980年4月,市广播电视局在平顶山建设1座占地700平方米的电视发射台,台内的监控室、机房、生活区等综合配套设施齐全,大大改善了值机人员的工作环境,有力地保证了电视信号发射质量,使安全、优质播出工作上了一新台阶。1981年3月,1部彩色发射机投入使用,本溪电视台由1个频道增至2个,广大观众可完整地收看到中央电视台和辽宁电视台的彩色电视节目,大大改善了山城观众的收视效果。1983年10月,本溪电视台开始试播自办节目。1986年,本溪电视台又增加了1个频道(17频道),转播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至此,本溪电视台已开设了3个频道。1987年8月,本溪电视台23频道开播,即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正式播出。此时,本溪市的广大观众每天可以通过4个频道收看到中央电视台以及本溪电视台的节目。1990年7月,为了解决溪湖区的柳塘、后湖、竖井、彩北等地居民收视效果不好的问题,市广播电视局又在月牙岭修建了1座转播台,彻底改善了这一地区居民的收视效果。1991年10月,为了解决桓仁满族自治县人民群众和本溪满族自治县部分群众看不到本台节目的问题,修建了本溪电视台——平顶山——本溪县八盘岭——桓仁县老秃——五女山全长140公里的微波传输系统。由于老秃顶号称“辽宁屋脊”,在修建微波传输系统中,市县两级广播电视工作者在资金、气候、用电、维护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制约下,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开通了这个微波传输系统。1991年5月,市广播电视局开始筹建东北地区第一家行政区域性有线电视台。当年底开始试播节目。1993年3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正式批准建立“本溪有线电视台”。1992年9月,新建的本溪有线电视台综合大楼竣工并投入使用,为有线电视宣传和网络发展与开发奠定了基础。1992年5月25日,创办了《本溪有线电视》报,199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并将《本溪有线电视》报更名为《本溪广播电视报》。1994年10月1日,本溪经济广播电台(调频立体声)正式播音,结束了本市没有立体声广播节目的历史。1995年8月,本溪有线电视台二套节目开始播出,进一步丰富了山城荧屏。1997年12月5日,市广播电视局投资600万进行的本溪有线电视网络光纤改造工程,正式通过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和省广播电视厅验收。这条可传输10套广播节目、59套有线电视节目的交互式宽带型光电结合的信息传输网络的全线开通,使本市有线电视网络传输质量跃居全省一流、全国先进水平。也为建立本溪信息高速公路奠定了基础。1998年4月1日,市广播电视局投资600万元,新上4套电视节目和1套广播节目,其中包括中央电视台第3套、中国教育电视台第2套、湖北卫视台、福建东南电视台四套节目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立体声节目。1999年初,本溪市政府把“村村通广播电视”和“向本溪、桓仁两县传送市广播电视节目”作为本年度市政府为市民做的八件实事中的两件。截止6月30日,“村村通”任务全部完成。至此,本溪市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呈现出如日中天的强劲势头。  

联系方式:
该公司其它媒体
·本溪人民广播电台交通经济台(FM107.4)2006年广告价格
·本溪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广播(FM94)2006年广告价格
·本溪人民广播电台生活娱乐频道(FM96.4)2006年广告价格
·本溪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2016年广告价格
·本溪电视台二套娱乐频道2016年广告价格
·本溪电视台三套影视频道2016年广告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