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艺节目 电视剧 电影 电视栏目

江苏卫视美好时代

主持人嘉宾:窦立国,  ...

江苏卫视美好时代讨论区


茹振钢与原连庄潜心科研 根植中原大地的“麦爸菜妈”

科学界,有着令人钦佩尊敬的科学档夫妻,例如——居里夫妇。而在农业界,也有这么一对“夫妻档”,同样都是农业科学家,一个用科技种植小麦,为中国粮仓做出巨大贡献;一个研究蔬菜种植,培育出了许多更优质的蔬菜品种。为中国农业奋斗了半辈子的他们,被乡亲们亲切称为:“麦爸菜妈”

致力于小麦育种科研,茹振钢用科技让中国粮仓更丰盈

茹振钢,河南科技学院教授,河南省小麦产业体系岗位专家。这样的身份背后,蕴藏着茹振钢从小的“麦子梦”。茹振钢出生于河南沁阳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里兄弟姐妹多,小时没吃过几顿饱饭。祖母甚至告诉他,有一个素未谋面的亲哥哥,在1942年河南大饥荒期间,被饿死了。粮食奇缺,种地艰难,这些童年的记忆让茹振钢对小麦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感情。他一直有个“麦子梦”,他说:“一定要让我们中国人吃饱饭”。

1981年,农学专业毕业的茹振钢,被育种专家黄光正教授选中,“拉进”育种行业。从此开始了长达40年的执着坚守。40年间,茹振钢坚持着良种选育这样单调、枯燥且周期长、效率低的工作,把小麦真正当作自己的孩子,亲力亲为,攻坚克难。几十年来,茹振钢和他的团队相继研发出百农62、百农64、百农160等小麦新品种。其中,“百农矮抗58”更是被誉为“中国第一麦”,推广面积近2亿亩,经估算,国人吃的每8个馒头中,就有1个来自“百农矮抗58”。抗寒、抗倒、抗病、高产、稳产”……能结合这么多优良性状的小麦品种不多,“矮抗58”却做到了,而且做得这么优秀。

茹振钢在“矮抗58”等小麦新品种的繁育过程中,探索、创造出来的一套已近完整的科学方法、理论体系及由此建立起来的科研装备和育种平台。在他的育种基地里,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到人工气候室,转入智能温室,再到室外实验田,一路走下来,满打满算只需要几分钟时间。就是这几分钟的路径,让小麦可以一年种4次收4次,让中国的小麦种植飞速发展。

比翼双飞,科学家夫妇“浪漫”的“诗意生活”

人们都说,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茹振钢背后的女人,是与他相守了三十多年的妻子——原连庄。不一样的是,他的这位妻子也不一般,原连庄同样是一名农业科学家。

茹振钢和原连庄是大学同学,1984年喜结连理,相识、相知、相爱30多年,又在科研事业中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双双成为各自行业的领军人物。原连庄曾先后培育出10多个大白菜品种,实现大白菜全年供应,特别是“新乡小包23”主导中原蔬菜市场20年。有人曾估算,中国人吃的每8个馒头就有一个来自茹振钢培育的小麦,而中原地区一半的大白菜都是原连庄培育的品种。

说起夫妇双方如此成就,很多人也许会认为,这对夫妇的生活会很枯燥,再加上刻板印象中,很多科学家大多是不善言辞,缺乏“艺术细胞”,而农业科学家更是整天和土坷垃打交道,总觉得他们一定是“土得掉渣”。

但接触过茹振钢的人都知道,这位全国著名的小麦育种专家非常浪漫,任何时候都是激情澎湃,那些对学科的理解、对育种的热爱,都变成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诗句“倾泻”出来,深深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而他对妻子的爱,也完全由诗歌,表现得淋漓尽致。从两人认识开始到第一次约会,就是用动人的情诗,打动了原连庄和她的家人。他们真正将生活,过成了诗。

不断碰撞思维火花,科学家夫妇携手共创美好时代

?近四十年来,茹振钢扎根豫北,在河南科技学院教书、搞科研,一刻也没离开过小麦。而妻子原连庄则是事业家庭两不误,在做好本职工作蔬菜研究的基础上,还要照顾家庭,做好茹振刚的贤内助。两个人在中国农业科研领域,是名符其实的“神仙眷侣”

两位科学家能走到一起并且这么幸福地相守了三十多年,跟他们在科研领域的共同追求也密不可分。一个是搞小麦研究,一个是搞蔬菜研究,两个不同的领域,却经常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原连庄曾受茹振钢小麦育种的新核型理论启发,将白菜和上海青杂交,培育出抗病性好、品质优良的新型品种;茹振钢也曾将妻子在蔬菜设施栽培上的先进技术,移植在小麦育种上,探索小麦加代育种的人工气候控制。他们不断把自己新的科学思维传递给对方,也接受对方传来的科学思维,共同擦出火花,为中国农业的创新添砖加瓦。

除了潜心研究,专心扶持,他们更感激于这个美好时代下,国家,政府对于农业科技发展的大力帮扶和政策支持。是这个时代的温暖和机遇,让这一对科学家夫妇以及和他们一样为了农业发展而奋斗的人,可以有强大的资源政策辅助,可以心无旁骛专心致志。

在我们这个衣食无忧的年代,我们这一口馒头一碗面条的背后,还有这么多科学家的辛勤付出,他们是我们这个美好时代最坚强的后盾,感谢他们。8月29日晚21:10,江苏卫视《美好时代》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