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17年前混A网的人,有没有想过广告界今天的样子?

2018/6/13 8:31:00 

来源:晃总(公众号:yiqihuangyu
作者:晃悠

 


 


 

1、

黄大最近在收拾自己年轻时候的刻过的光盘。

黄大是我们的朋友。

年纪比我们略大一点,跟环时老金和张小盒的格雷一个年龄段吧。年轻的时候喜好八卦,在劳博做广告门前身“北京广告拍案惊奇”的时候,黄大做了一个广告界的“八卦电线杆”,上面贴满了各种小道消息。

后来写过两本书,一本是《一个广告人的江湖》,被我们解读续集很容易就可以《一对广告人的江湖》、《一堆广告人的江湖》等等。

另一本书叫《第一次品红茶就上手》,被我们解读为《第一次品红茶就上当》,或者《第一次品红茶就失手》等。

 

2、

黄大最近几年,成为北京私活批发中心,号称私活界的新发地。

包括帮我们做过国美,做过林林总总的一些项目。

最近与我和张导成立了朝阳北路岩茶品鉴委员会,经常弄几泡茶一起喝喝,顺便扯扯淡,然后帮张导介绍介绍女朋友。

 

3、

大概年纪大了的人,喜欢收集过去的资料。

黄大整理自己刻录的光盘的时候,经常就发一些过去的照片和文字。

在2000年开始,我们那会都混一个论坛,叫A网。大家都是版主,俗称斑竹。热衷于各种聚会吃饭和扯淡,这些人没想到,若干年后成为中国广告的半壁江山。

回头一看,还真是。

原来一指却能定若干年后的江山。

 

4、

黄大忽然发一篇文档给我。

问我,这个是当年谁写的啊?很牛啊。黄大接着说:翻出了很多当年A网上的帖子,看了觉得当年有才的人太多了,比现在好多所谓的自媒体,好太多了。

我自然附和一下。

随手一翻,我说,这不是我写的吗?

黄大严肃的说:我知道不是,是谁写的?

是我写的。我说。

黄大沉默了一会儿,说我靠,牛逼,才思敏捷啊。

你一定要发个朋友圈,说一下这个事,另外顺便提一下我的硬盘。

我说,得发个公众号。

 

5、

好好想想 

我想写一些惊天动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文字。

我想作出广告人看了吐血身亡嫉妒的五体投地/客户看了跪拜在地奉我为天神/

男消费者视此广告为库尔尼可娃女消费者视此创意为贝克汉姆的广告。

我想我这一生应该能够作出点什么。

我想起小学时候老师问我长大了以后想做什么我回答说什么也不想做;

我想起了中学时候我第一次考试名列第二清纯女同桌看我的眼神;

我想起高中第二年辍学开始自己的社会人生历练老妈说我一个月如果挣500元她就心满意足了;

我想起那一年我卖过明星画、卖过水果、做了两天鞋托、去一个暗无天日人称旧社会的工厂做了15天还丢了一辆自行车;

我想起了做了三天民工搬了几天砖头/摆了一个台球案子/开了一个录象厅/每一天的清晨6点我从长城的脚下一口气跑到山顶只是为了宣泄一种郁闷和证明一些东西;

我想起了那一年的光阴每天下着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跳棋军旗打着电子游戏打着台球打着扑克打着别人差点成为一个混混;

我想起了我每天的思考想起了以后我才会感谢的这段经历对于我人生的一个蜕变是多么重要并且深刻;

我想起我面临选择中文还是广告义无返顾的选择后者所酿成的家庭战争;

我想起了我成天旷课成天游戏/专业课却永远是第一;

我想起那时侯我只是想找一份安定的工作我不抽烟不喝酒学做饭想做一个十佳青年;

我想起我的第一份工作第一个文案第一次发表文章第一次获奖第一次上网第一次跳槽;

我想起了我那个写了整整三麻袋的策划创意文稿/还有我差点成为美工的刻刀尺子和户外广告我亲自绷的画面;

我想起了数九寒天我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把城市的每一片能够写字的墙体量了一遍;

我想起了我们那个班的学生还在做广告只剩下自己一个人;

我那时的理想很单纯专业进步快一点钱比从前多一点职位比昨天高一点;

我想起了一转眼间我的水平提高了一大层我成为一个城市广告的英雄我很多的客户指名我为他们服务;

我想起了我那次在广告人书店所受到的精神打击所愤慨的现实所不屑的中国广告;

我想起了我的BBS上的灌水生涯我一个帖子同时发在N个版面;

我想起我在北京广告生涯的的重新起步以令一些人诧异的速度前进;

我想起了我为杂志写的广告专栏我一瞬间成为全国最大两个广告网站的斑竹;

我想起我去最讨厌的日本公司应聘假洋鬼子看中国人的眼神;

我想起了那帮和我 一样每天每时每刻不在努力的朋友突然有一种温暖;

我想起了一起酒吧喝酒一起KTV高歌一起踢球一起投篮一起吃饭一起杀人游戏的周末;

我想起了有一天有个家伙为了劝我抽烟说了49句“抽一口”并且特别哀怨的眼神;

我想起了我曾经每周必去的广告人书店和我一样每次卖一本书却看半天的广告哥们;

我想起了我的网恋我醉人的江南肃穆的中山陵有一点眷恋的沉迷夜色;

我想起了我去那家IT广告公司时客户总监说周五吃饭让我看看北京广告人颓废的生活我淡淡的微笑;

我想起了我们那些表面上什么都不在乎其实什么都在乎的兄弟;

我想起了我第一次北京喝多因为一个并不怎么熟悉的朋友生日我却认为值得;

我想起我还是一个人还是做着广告还是很快乐的活着还是有一些想实现的梦和理想;

我想起每天做着公交车最怕嗅到的廉价护发香波的味道和那些穿着合体看着舒服的女子;

我想起我四年的广告生涯我的过去我的现在我的将来和我那些莫名其妙的想法;

我似乎想通了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想通。

 

这是02年。

我在广告杂谈版块写的一个专栏,我自己就是版主。

当时我在家休息一个月,每天写一篇文字。

这个是开始。

 

6、

广告·文明·思考 

我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来研读余秋雨的书,还有与广告的藕断丝连。

从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霜冷长河/千禧日记/一大堆用文明堆砌出来的文字/一大堆一个现代文人对于远古文明审视和思考/一大堆思想我用心去触摸去感受去思索去寻找一个位置。

从其中我想读出来的成就感和挫折感和广告生活中的挫折感和成就感相互纠扯着渐渐融合到一起,直到这个世界平静到足以听到自己心跳的音声。

沿着中国远古文明起步到世界文明的回归/沿着中国广告的开始到我们这一永远不可能作出杰出作品的七十年代/我同样无语且掩面深思。

一个国家文明的迁徙决定与这个国家的整体,一种文明的繁衍复苏不应该是重新维护补建,应该是让我们的后世更真切的看待历史/看待这点残迹/我们不需要任何遮掩,这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不论是辉煌还是耻辱,我们必须接受必须承担这样的义务。我同样厌恶那些想出把圆明园重建的构思出自那位大师,除了一份真实,我们没有留给这世界什么。

做一个会赚钱的文案,取悦客户,

作一个会得奖的文案,取悦自己,

做一个伟大的文案,取悦消费者。

记不得是谁的话了,只是我们汗颜。消费者的水平决定着客户的水平/客户的水平决定着广告的水平,除了飞机,我们根本没有机会去搞创意。

所以,你必须去做对,却未必要做到好。

想一想那位践踏我们仅存着尊严的敦煌的王道士,想一想那一夜一辆又一辆来自欧美的马车载着我们五千年却被别人用几两白面换去的文明,想一想王道士打开山洞发现满目的壁画经文字画,想一想哪个荒芜饥饿穷不聊生的时代王道士的生存需要,想一想哪个长着一脸谄媚的清朝县令。

想一想中国广告二十年自以为是的速度惊人,想一想4A公司一夜之间的高楼广厦,想一想我们身边那些不怎么样却到处自我标榜的大师们,想一想那些飞机稿翻山过海去得奖的漫漫行程,想一想我们重来不去创新每天只是告诉自己模仿的不要太逼真的广告,想一想什么也不懂却管着所有广告的中广协。

忽然想到了自己,很可笑的每天在做着这样的广告写着这样的文章。

这也是一种责任,我们必须这样做。

文明其实就是一个国家最好的广告,可是谁又能真正认识到这一点,是不是只有我个小子百无聊赖的无病呻吟。

多么蓝的天啊,走下去整个世界就会认识你知道你。我宁可作一个秦绘般卑鄙无耻的小人也不愿做王道士这样无知而善良的好人。

余秋雨称岳麓书院是他人生的转折点,是冥冥中的一种召唤,他方能够避开文化革命带来的浮躁,岳麓书院的哪个晚上,升华为一种精神。一个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的有几次转折,广告人永远面临的一种困境是瓶颈的突破,你有没有连续数月甚至数年原地踏步,那是告知你应该有所突破的时候了。只是可惜,谁又能够真正把握住和意识到,或许明白的时候,一切已非昨日黄花了。

你有没有想过每天上班不是为了工作而是为了生活,你有没有想过每天起床吃饭睡觉上班下班一样乏味的活着,你有没有一种冒险的冲动,有没有一种窒息的感觉,有没有一种不甘堕落的愿望?

看来我们都一样,能做的只是适应和习惯,害怕去改变自己和环境。

从尼泊尔/巴比伦/两伊/耶路撒冷/以色列/阿拉伯/埃及/……文明的追寻。

哦,对了,余秋雨有个漂亮的老婆叫马兰,以前比他有名。

这个是第二篇,当时在看各种杂书。

那一年,也有世界杯。

也有故事。

 

7、

谨以此篇献给保留了很多年光盘的黄大,我想告诉你的是他若干年前的网名叫:黄大花痴。

如今黄大仍在,花痴没了。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